针刀治疗时,需遵循四步进针刀规程,即定点、定向、加压分离和刺入。定点,是指在确定病变部位和搞清该处的解剖结构后,在进针部位用紫药水做一记号,局部碘伏消毒,覆盖上无菌洞巾。因此针刀治疗点的掌握至关重要。今天为大家整理了针刀相关适应症治疗点的总结。
颈椎病分为颈型颈椎病、神经根型颈椎病、脊髓型颈椎病、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。类型不同,针刀主要治疗点也各不相同。
1、颈型颈椎病:针刀主要松解肩胛提肌,C2棘突旁,或颈固定肌群(头、颈夹肌、头、颈半棘肌)。用针刀斜刺术效果较好,且安全无痛。
2、神经根型颈椎病:针刀主要松解斜角肌、固定肌群、项韧带及颈背筋膜等;
3、脊髓型颈椎病:针刀主要松解颈固定肌群、项韧带、某一压迫节段关节囊、并辅以动态牵引、营养神经药、扩血管药;
4、椎动脉型颈椎病:针刀主要松解椎枕肌、腱弓、环枕后膜,C2关节囊;
5、交感型颈椎病:针刀主要松解斜角肌或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。
其中,肩胛提肌、C2棘突旁是颈椎病治疗最常用点,该处成人80%以上均有损伤(侧卧不用枕为最佳治疗姿势);针刀治疗颈椎病功用应该占70%,而手法整脊,适当用药占30%,针刀医师必须学会整脊术;不要忽视颈椎保健枕、两侧耸肩睡和颈椎保健操的三大要点,因为预防颈椎再损伤比治疗更重要。
颈椎横突较短小,位于关节突前方,与关节突几乎是在一个矢状位上,所以很难保证从后位入路针到的是横突。而侧卧位横突更容易暴露、触及。
颈椎的神经根出椎间孔后绕行于椎动脉后、外侧方,其前支出横突前、后结节之间的脊神经沟往前下,椎动脉其实被神经根包绕保护,侧位针横突后结节,针刀若要刺到椎动脉必须先过神经根这一关!而前结节只要针刀往后外侧方靠,也不会刺中椎动脉。所以,术前精确定位,术中轻巧操作,是不会损伤椎动脉的。
浅层:由内向外分别有项韧带、斜方肌、头半棘肌、头夹肌、胸锁乳突肌附着
深筋膜:有数条往上的皮神经穿行而过,由内往外分别是:第三枕神经、枕大神经、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,这些神经在穿行(出)椎枕部时容易受到来自椎枕部紧张挛缩的肌腱、筋膜的卡压、刺激
深层下项线:枕下肌群止点,头后大直肌、头上斜肌、头下斜肌三肌围成枕下三角,椎动脉在此过C1后弓椎动脉沟进入枕骨大孔,椎枕肌的损伤,寰枕、寰枢关节的错位,容易卡压、刺激椎动脉致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眩晕。
上下项线之间由后正中线至乳突分成三等份,临床上发现:
中内1/3交界处和中外1/3交界处是最常见的损伤点。解剖层次:
浅层:前者相当于斜方肌的外侧缘,有枕大神经穿出,后者相当于头夹肌的内侧缘,有枕小神经穿行,乳突部有耳大神经穿行。而上述三神经与额颞部的眶上神经和颞神经有着广泛的交通支,椎枕部肌群的损伤,常可卡压或刺激这三条神经,引起额、颞、枕部的疼痛。
深层:前者相当于头后小直肌的止点,后者相当于头后大直肌和头上斜肌的止点。
所以,上下项线之间(包括上下项线)中内1/3和中外1/3交界处、C2棘突旁、C1横突、C2/3关节突是头痛、眩晕的首选治疗点。
上下项线之间针刀操作: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,垂直于颅底骨面方向逐层切刺,不横切。
1.棘突正中:碰到坚韧的项韧带即切刺,不一定到骨面,可横切。
2.棘突旁:后正中线旁开1.5-2.0cm,多为斜方肌、头夹肌、横突棘肌(半棘肌、多裂肌、回旋肌)损伤点。斜向内侧朝棘突旁骨面方向切刺,或垂直于椎板、关节突骨面逐层切刺,不强求到骨面,落空感即止。
3.关节突:后正中线旁开3-5cm,颈部肌肉最薄弱处,针刀与关节突骨面垂直逐层切刺,先松解浅层的肌筋膜,再达关节突骨面,松解关节囊、并可沿关节突的骨面向内外铲切。
颈椎椎板之间的间隙较大,而位于椎板外侧的关节突呈叠瓦状排列,并呈一与皮肤平行的弧面,上下关节突有关节囊连接,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时,此处肌肉较薄,很容易触及关节突骨面。所以从关节突的弧面进针既能轻易到达关节突骨面,又不易进入椎管。
4、横突后结节:在环状软骨水平,胸锁乳突肌后后缘可扪及C6横突后结节,从乳突至C6横突做一连线,在此连线上,从乳突尖一一往下扪,可摸到各颈椎的横突后结节。侧位,针刀与横突尖骨面垂直逐层切刺。
5、横突前结节:横突后结节往前约1.5cm处,大都在胸锁乳突肌前缘,侧位或仰位,针刀与横突尖骨面垂直逐层切刺。
注意: 横突前、后结节均应逐一摸清定准,进皮后先逐层切刺肌筋膜,再探索轻摆进针达横突骨面后小幅度切刺,刀口线始终与人体纵轴平行 。
颈椎横突较短小,位于关节突前方,与关节突几乎是在一个矢状位上,所以很难保证从后位入路针到的是横突,而侧卧位横突更容易暴露、触及。
术前精确定位,术中轻巧操作,是不会损伤椎动脉的。颈椎的神经根出椎间孔后绕行于椎动脉后、外侧方,其前支出横突前、后结节之间的脊神经沟往前下,椎动脉其实被神经根包绕保护,侧位针横突后结节,针刀若要刺到椎动脉必须先过神经根这一关!而前结节只要针刀往后外侧方靠,也不会刺中椎动脉。
浅层:由内向外分别有项韧带、斜方肌、头半棘肌、头夹肌、胸锁乳突肌附着 。
深筋膜:有数条往上的皮神经穿行而过,由内往外分别是:第三枕神经、枕大神经、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,容易受到来自椎枕部紧张挛缩的肌腱、筋膜的卡压、刺激。
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落枕
落枕又称失枕,临床诊断以急性颈项部肌肉痉挛、疼痛、僵硬、板滞和颈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。轻者经1~2天休息即自...[详情]
-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落枕2018-02-23
-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颈肩臂综合2018-02-23
-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2018-02-23
水针刀治疗肩周炎
肩周炎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人,所以又称五十肩,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。主要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长期劳损、外...[详情]
- 水针刀法治疗颈型颈椎病300例的2018-11-29
- 37例法治疗肩周炎2微创针水针刀2018-11-29
- 水针刀治疗肩周炎2018-02-23
水针刀松解留线技术渊源
随着针灸学日新月异的发展,现代的科学方法和手段逐渐与针灸理论结合在一起。20世纪50年代初,前苏联的巴甫洛夫...[详情]
- 水针刀松解留线技术渊源2018-02-23
- 水针刀药磁线的应用2018-02-23
- 水针刀松解留线技术适用症2018-02-23
吴氏福远堂脉络传承
历史起源:吴氏中医(福远堂)起源于医圣故里南阳,从清嘉庆末年至今六代人薪火相传,近三百年历史。以世代家传、纳徒...[详情]
- 吴氏福远堂脉络传承2022-10-18
- 【治疗】 水针刀技术治疗腰肌劳2018-02-23
- 热烈祝贺“吴汉卿教授技艺传承创新平台”、2022-05-22
- 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崔松涛主任到亚太风湿骨2022-05-12
- 南阳市商务局司仁银局长、范海明副局长实地2022-05-12
- 南阳市人大刘荣阁副主任一行,到我院调研中医2022-05-10
- 吴汉卿教授助力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“南2022-04-11
- 中医筋骨针法在西藏雪域高原“开花结果”,造2022-03-30
- 第九届《仲景论坛》国医大师名家针法经方论2021-11-03
- 关于举办“第九届仲景论坛国医名家针法经方2021-09-21